东南亚最重要贸易港口(新加坡篇)
SINGAPORE/新加坡港介绍 港口性质:海峡港、自由港,基本港(C、M) 经纬度:01°16′N,103°50′E 位于新加坡(全称:新加坡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)的新加坡岛南部沿海,西临马六甲(MALACCA)海峡的东南侧,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,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,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。 它自13世纪开始便是国际贸易港口,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转口港。新加坡港也是该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及交通的中心。2015年新加坡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3092.23万标箱。 地理环境 该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 新加坡主要工业以电子电器,炼油及船舶修造为三大支柱部门。该港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,它已是世界上电脑磁盘和集成电路的主要生产国,还有炼油业,它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。工业除三大支柱部门外,还有纺织、食品、交通设备、建筑等也较发达。新加坡还是欧、亚及太洋洲的航空中心,旅游业也是主要外汇来源之一。新加坡境内自然资源缺乏,粮食的全部和蔬菜的半数均依靠进口。 港口气候 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。年平均气温24~27℃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多雨期。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400mm。属全日潮港,平均潮差为2.2m。 本港自然条件优越,水域宽敞,很少风暴影响,港区面积达583km∧<2>,水深适宜,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顺利进港靠泊,港口设备先进完善,并采用计算机化的情报系统,同时谋求用户手续的简化和方便 港口条件 本港自然条件优越,水域宽敞,很少风暴影响,治区面积达538万平方米,水深适宜,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顺利进港靠泊,港口设备先进完善,并采用计算机化的情报系统,同时谋求用户手续的简化和方便。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、门吊、集袋箱吊、汽车吊、铲车、叉车、卸货机、吸扬机、牵引车、拖船及滚装设施等,其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203吨,拖船功率最大为1400kW,还有直径为150~600mm的输油管供装卸石油使用。另有海上泊位多个,最大可泊35万载重吨的超级油船,丹戎巴葛码头为集装箱专用码头,有9个干线泊位和3个支线泊位,其中有6个泊位可靠6艘“第三代”集装箱船舶同时作业,集装箱堆场可存放3.1万TEU,有最新式的用于堆垛集装箱的橡胶轮胎式装卸机。这批装卸机最大起重能力达40吨,跨距22.7m,提升高度19m,轴距8m,运行速度在提升时为17m/min,在横移时为70m/mjn,在行走时为134m/min,最高能堆垛7层,而普通装卸机只能堆垛5层,并能自动将吊钩放到集装箱上方所需的位置上。另外在两个大门口还没有16个车道的电子地磅。 港口现状 近几年来,新加坡港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,共有250多条航线来往世界各地,约有8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船公司的各种船舶日夜进出该港,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艘船舶进出。一年之内相当于世界现有货船都在新加坡停泊了一次,所以新加坡有“世界利用率最高的港口”之台称。该港每天还有30多个国家航空公司的200多个航班在新加坡机场频繁起降。 2019年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.6%至3720万标准箱,全球排名第二。新加坡港与世界123个国家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业务联系,拥有200多个航线通往世界各地,其高密度和全方位的航线保证了新加坡作为国际中转枢纽港的地位。 港口发展 新加坡港提出NGP2030规划应对全球港口竞争。NGP
2030用以指导新加坡港口的总体规划和发展,旨在利用新一代技术来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率,并保障港口作业安全性。NGP
2030以大士港智能港口建设为核心,将各类先进的港口技术应用于大士港,主要包括自动化码头、智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港口数字化社区,并关注清洁能源的使用、港口水域生态保护和港城协调发展等可能存在的问题,努力打造一个稳定高效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港口。